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广电总局 文化部关于印发《全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江西欣荣院线 时间:2011-06-29 16:59:43 来源:内部 作者:管理员 1769 次浏览

 发改社会【2007】2080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文化厅(局)、广电局:
  为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问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共同组织编制了《全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现将规划文本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遵照规划提出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实现到2010年全国每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目标。

附件:全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

 二00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附件:

国“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规划

  目前电影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电影发展,是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实现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因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师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广电总局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共同研究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06—2010年。

一、我国农村电影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期间农村电影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努力,农村电影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村电影放映设施设备不断改善,放映队伍不断壮大。“十五”时期,国家组织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并将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纳入广播电视西新工程第三期建设。五年中,中央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38艺元,各省级财政累计配套资助金额8500万元,以中西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共资助电影放映机8715台,发电机2586台,流动放映车1068辆,放映大篷376顶,同事,还向少数民族地区资助了一批涂磁机、转录机、双声道录音机等视音频设备,完成了对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青海等8省区民族语电影译制设备的更新改造。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十五”期末,全国新增农村电影放映队近7000个,全国各种形式的农村电影放映队达到3.5万个,放映能力明显增强,放映场次累计近2000万场。
  2、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的地区和人口明显增加。在国家组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 工程的同时,广电总局组织实施了“农村服务年”和电影发展年,全国各地通过开展规模化的主题放映、进乡入村流动放映和影企联姻等方式,明显改变了农村电影难、农民看电影难的现象,脓疮电影放映空白村不断减少,部分先进地区实现了农村电影全覆盖;全国农村电影观众明显增加,累计达50亿人次。农村电影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维护稳定的重要帮手和帮助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
  3、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改革取得进展。农村电影发行放映部门加大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面向市场、面向农民群众,放开农村影片的发行权和经营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跨地区经营改革。通过院线制改革,省、市、县、乡各级各方面电影资源得到整合,覆盖到村的发行放映网络开始起步;通过公司制改革,县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加快了事业转企业的步伐,内部经营机制进一步搞活;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民营、个体等各类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市场,初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不同农村电影放映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农村电影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电影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
  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农村电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这些政策都将农村电影发展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进行了部署,这既为农村电影发展和运行机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是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使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数量的需求大大震惊啊,而且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种、样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农村电影发展提供了日益广阔的空间。
  三是数字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迈上新台阶。数字电影与传统胶片电影相比具有视听效果好、运营成本低、节目传输快、管理信息化和有利于版权保护等诸多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胶片电影市场因发行量受拷贝成本限制等原因而造成的节目短缺、发行周期长、成本高、放映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电影走出困境并通过数字技术改造得到产业升级。
  但同时我国农村电影发展也面临挑战。一是大多数农民群众用于精神文化产品的支付能力有限,农村电影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亟待加强;二是许多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缺乏固定经费来源,放映设施设备短缺、老化;三是由于条件艰苦、待遇较差,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很不稳定;四是符合农村特点的片源有待丰富。受制作经费不足、发行渠道不畅的限制,农村题材的故事影片特别是现实题材优秀作品偏少,农业科技题材的影片也亟待丰富。

二、“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农村电影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按照“企业经意、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思路,深化农村电影改革,探索建立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促进农村电影的市场化、规划发展,扩大适合农民群众观看的影片创作生产和片源供应,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二)基本原则
  “十一五”期间,农村电影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务“三农”。农村电影发展史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农村电影工作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充分尊重广大农村电影覆盖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文化动力。
  2、  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在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消费支出有限、农村电影放映不能回收成本的情况下,政府在放映设备、经费方面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但从长远看,农村电影发展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方向。因此,“十一五”期间,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着力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效益和质量,逐步培育农村电影市场和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农村电影产业。
  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认真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培育农村电影市场和主场主体,积极探索农村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国家继续给予必要扶持的基础上,也要积极创新体制,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自我发展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
  4、  坚持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数字化放映。要准确把握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数字化放映对扩大农村电影覆盖的重要作用。积极改进并研发数字化电影放映新设备,提高国产化能力。探索数字化放映的新模式,推动数字技术在农村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和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农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广大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

  (三)目标任务
  “十一五”期间农村电影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优化资源配置,理顺体制机制,减少发行层次,增加发行渠道,降低发行成本,提高电影拷贝流通效率,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充满活力的农村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新体制,保障和实现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到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一月看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扶持,提高农村电影放映覆盖水平
  增加政府投入,切实加强农村电影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农村电影放映设备短缺老化矛盾和电影发行放映设备数字化加快的特点,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任务,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安排专项资金6亿元,为中西部地区(含福建的龙岩、三明两市原中央苏区县)配备电影流动放映车919辆,配备数字放映设备12588台,对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进行数字化改造。国家配备的设备所有权归政府,要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选择使用单位或个人。要研究建立有利设备保值更新的管理、经营机制。
  改进扶持方式,建立公益放映补贴的新机制。改变以往按人头拨款的财政投入方式,由安人拨款转换为按事拨款,根据农村电影放映单位为社会提供的公益性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来确定财政拨款的数量。政府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每场补助放映最低成本100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放映给予一定场次补贴,其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80%,中部地区中央财政负担50%,东部地区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成绩突出的省份予以奖励。政府对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的场次补贴,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进行,对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各种主体一视同仁,鼓励公平竞争,同时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要切实重视农村题材影片创作、拍摄工作,加大资助力度,确保每年推出几倍反映当代农村生活、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二)加快市、县两级电影体制改革,建立以院线为主的农村电影供片机制
  从创新机制入手,加快市、县两级电影体制改革步伐。市级电影公司要抢抓机遇、加快创新,加快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使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考核、奖惩及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负责农村电影发行放映队伍的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升级服务;激发内部活力,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科学高效的运作格局。加快推动县级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并进行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造,促使县级公司成为面向农村、让利基层、扩大服务、自主经营、健康发展的现代电影企业,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主力军。
      推动行业内部资源重组,鼓励各级、各地电影发行单位之间进行兼并、联合,组建股份制院线公司。整合省、市、县、乡各级方面电影资源,打破中国电影市场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促进电影资源的流动,形成上下贯通、资本连接、覆盖到村的发行放映网络,对加盟影院、流动放映点实行统一品牌、统一供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规范,进一步活跃农村电影市场,促进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发展。

  (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市场,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兴办集(个)体放映队,在土地使用、信贷、行业政策等方面与国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强培训工作,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放映员队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国有、国有控股、集体、民营院线公司、农民个体放映队积极参与政府委托经营和场次采购的招标,完成公共服务任务的放映队均可享受政府补贴。

  (四)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农村电影发展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灵活、高效的农村电影管理体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检查监督,实现法制化、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并采用必要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引导农村电影保持健康有序发展。电影管理部门应积极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官办分离的原则,实现从“办”农村电影为主向以“管”农村电影为主的转变。

附表:“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设备资助计划

附表:

“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车、放映设备资助计划

省市区

拟资助放映设备(台)

拟资助流动放映车(辆)

全国总计

12588

919

河北

1597

109

山西

712

72

内蒙古

229

33

辽宁

415

34

吉林

211

23

黑龙江

148

37

安徽

810

38

福建

101

12

江西

300

58

河南

1332

77

湖北

772

34

湖南

1432

69

广西

410

29

海南

42

7

重庆

255

21

四川

1778

77

贵州

307

43

云南

300

41

西藏

200

21

陕西

335

28

甘肃

370

21

青海

100

10

宁夏

61

5

新疆

300

20

新疆建设兵团

44

0

黑龙江农垦总局

27

0


 


注:

  1、  每台放映设备估价4万元,每辆流动放映车估价12万元;

  2、  资助设备数按每台覆盖23个行政村测算(扣除“十五”期间国家已发放设备数);

  3、  中西部各县及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均配备1辆流放放映车,西新工程及2004、2005年“2131”工程国家已发放流动车的县不再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