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放映机、一块白银幕,农村休闲广场上,文化大礼堂内,大人孩子们或站或坐,悠然自得地看着清晰明亮的数字电影。近年来,吉水县电影公司精心打造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标准化,取得了可喜成效,荣获了“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农村公益电影作为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县电影公司每年承担着4676场农村电影放映任务,观影观众达到30多万人次。
“我们不能辜负那30万群众的期待,”县电影公司经理肖红伟介绍说,“为了保证放映的质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就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必须走标准化电影放映之路。”
那如何走好标准化之路?县电影公司按照《江西省放映队放映员操作规范》制定了县放映队放映员的操作细则,从放映人员、放映设备、放映节目、映前宣传、现场操作等方面,对标准化放映进行细化,确保放映工作规范有序。为促进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县电影公司还每年组织两次乡镇放映员标准化工作培训,制定考评细则和考评办法。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放映员,县电影公司自2016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最美放映员”。去年,首届“最美放映员”还获得县委书记亲自颁奖,从而激发了所有放映员的工作热情。
为了讲好吉水故事,宣传吉水好声音,县电影公司创新服务方式,在电影放映前插播“吉水声音”的特色工作,将吉水好人榜、道德模范、井冈山故事和红色家书宣讲等制成影视短片,进行宣传使单一的电影放映工作实现了多样化、效益化,获得了省市好评。“这样一方面可以为电影放映进行暖场,一方面还能为群众送去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我们政策的宣传面,一举多得。”肖红伟很自信地说,“在以后的工作中,县电影公司进一步将插播工作做细做精做好。”
为提升工作标准化,让群众看到更清晰的电影,县电影公司克服体制改革后资金困难的难题,加大投入,不断改进更新放映设备,让设备实现标准化。今年7月,县电影公司在继改进音响设备后,又投入数万元为所有的乡镇放映员配置了轻巧银幕支架,使幕布更平整了,群众观影更舒适了,观影群众也更多了,同时也减轻了放映员的负担。
为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发挥更大的效益,县电影公司每周组织不定期下乡调研,根据每个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提升每个乡镇放映员的服务意识。同时,在调研中听取各乡镇放映员对于放映工作的建议与意见,调整好农村公益电影的放映计划,从而不断提升全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整体服务水平。
“现在看电影比原来好多了,地方选得好,片子也好看,看得也舒服。”“我们村好久没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过了看电影了。”群众的心声坚定了吉水电影公司走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标准化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文化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