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江西欣荣院线 时间:2015-12-28 11:13:23 来源:内部 :国际金融报 作者:管理员 2570 次浏览

中国电影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截至2015年12月3日,全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4%。值得一提的是,这400亿元中,近六成是由国产影片贡献的。分析人士认为,如此大增长幅度,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而高速增长的原因包括国产影片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国产片类型开拓速度增快,贴近观众、贴近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此外,电影业与“互联网+”的合力正逐渐形成等。

  “中国的票房收入和银幕数量将在2017年超越美国。”巨幕影院集团IMAX的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近日表示,“我们在多厅影院开始蓬勃发展时进入中国市场,我们的票房收入年度复合增长达到50%。”这番言论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不难发现,近期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带来了可与美国比肩的票房总收入。21世纪福克斯出品的《火星救援》在中国首映当周周末创下了5010万美元的票房,其中450万美元来自IMAX场次。而该片在美国首映当周周末的票房为5440万美元。

  在葛尔方看来,尽管经济降温,但中国消费者对电影娱乐的需求仍然强劲。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2015年票房统计累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了48.4%。可以说,相比中国电影改革之初增长的这40倍,见证了国产电影品质的发展和类型上的突破。如今,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米粒影业董事长张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贺岁档大战

  根据易观咨询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3日,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400亿元,比2014年全年票房高出100多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这400亿元中,近六成是由国产影片贡献的。    

  而贺岁档作为全年票房最后的冲刺阶段,今年的玩家和电影类型均趋于多元化。

  公开信息显示,从2015年11月27日到2016年2月8日,将有69部电影上映,相当于几乎每天都有新电影。今年贺岁档,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两个传统大户各有3部电影上映,其中《寻龙诀》为万达影业出品,华谊兄弟、光线影业、浙江蓝巨星联合出品,该片也是业内人士公认的今年贺岁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之一;《怦然星动》《恶棍天使》也是具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粉丝电影。

  除了上述两家电影巨头,华策影视、新丽传媒等过去以电视剧为发展中心的公司纷纷入局,就连原本身处酒店旅游行业的北京文化也携3部电影加入贺岁片的经济大战中。

  选择一多,自然竞争很激烈。作为华谊兄弟今年打头阵的贺岁电影、中韩合拍片《坏蛋必须死》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上映一周,该片票房仅4600多万元,排片也一路走低。

  同病相怜的还有乐视影业投资的《消失的凶手》,其在票房上表现也差强人意,上映一周的票房也就6700多万元。在业内看来,或许两部电影在票房上遇冷都与电影类型有关,前者虽然是喜剧,但带有悬疑片的基因,后者是纯悬疑的动作片,而电影的高风险就在于市场有很多捉摸不透的因素。

  不过这并未让其影业公司受到太大打击。因为在今年的贺岁档,华谊兄弟还参与投资并发行了电影《寻龙诀》。综观今年贺岁档期间上映的电影,《寻龙诀》是鲜有的传统大制作。虽然该系列第一部电影《九层妖塔》在暑期档的票房并未达到预期,但超过6亿元的票房也让《寻龙诀》在贺岁档的票房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此外,老牌影视公司已经越来越去电影化,着重资本方面的运作。自2014年提出去电影化以来,作为影视一哥、曾经的贺岁片之王,华谊兄弟就鲜有惊世骇俗之作,相反,其在资本运作方面动作频频。

  今年以来,除了华谊创星挂牌新三板,华谊兄弟在投资收购方面也多有涉足,更在贺岁档前一个月总计耗资18.06亿元,高溢价收购了旗下多名明星、导演的两家空壳公司,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多方资本涌入

  近期,瑞士信贷集团在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中写到,“拥有5万-50万美元资产的中国庞大的中产阶层人口为1.09亿人,超过了美国的9200万人”。如今,中国的中产阶层正在为旅游、电影等休闲和生活方式打开钱包。

  2012年,一部《泰囧》创下了12亿元的票房;2014年,一部《变形金刚4》创下了19亿元的票房;今年的《速度与激情7》,票房超过24亿元。而回过头看,2004年的全国票房才15.2亿元。狂飙突进式的票房增长也直接拉高了A股中的文化影视概念股的估值。

  《捉妖记》的持续火爆,直接带动了北京文化的股票从7月20日复牌以来连续3个涨停;而《大圣归来》的强势表现,为鹿港科技带来了连续5个涨停板;《煎饼侠》则促使其主要出品和发行方万达影业“同一家子”的万达院线,在连续实现4个涨停后,股价一度重回200元。

  据Wind统计,12家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影视动漫行业公司中,有10家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增长,增幅超过30%的有7家。唐德影视、新文化、华录百纳、万达院线、奥飞动漫、长城影视等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均取得了稳定增长,预期最大增幅均超过50%,有的增幅预计达到70%,甚至翻倍。

  面对这一利润颇丰的市场,不光是传统影视公司,其他行业资本也动了心。

  “在中国,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材的、卖五金的、做烟花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都变成了影视公司。”最近,这句话在业内广为流传。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大,三大网络运营商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纷纷投身于电影业,进军电影制作、投资、流通等领域;中国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万达在压缩了多达99个百货商店的同时扩张影院,旨在变身为文化娱乐集团。

  曾几何时,在很多人心中,电影是一门艺术,至少是一门大众艺术,外行人做影视很难得到好结果。因此,当十年前万达进军电影业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万达影业一跃成为与华谊、博纳、光线等影业巨擘并肩的行业领头羊,而万达院线也凭借资本市场东风,一跃成为A股院线第一股。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院线,万达院线2014年的票房收入超过40亿元,旗下有182家电影院,1616块银幕。从票房收入占全国的比例来看,2011年-2013年分别是13.6%、14.4%和14.5%,复合年增长始终超过30%以上。

  万达影业只是最近几年资本进入文化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从上游的投资、制作、发行到下游的衍生品,越来越多的“野蛮人”正在迅速扩张。据统计,华谊、光线、万达、博纳、乐视等5家电影制作公司去年的票房占到中国电影总票房的58%左右。这5家企业都是民营企业,其中光线传媒的第二大股东就是阿里巴巴,而华谊兄弟的二股东是腾讯,更不用说乐视影业本身就是贾跃亭“北洛硅”计划的一部分。

  互联网转型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推进,电影业也面临着转型,而BAT的进入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其中营收达202.45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猛增148%达到308.16亿元。净利润超出营收100亿元,主要还是受益于阿里影业估值的大幅提升。阿里影业完成融资后,剥离出报表,并大幅推高阿里巴巴集团持有阿里影业股权的估值,因此带来高达247.34亿元的处理收益计入。

  由此计算,阿里影业所带来的利润已经达到阿里巴巴集团总利润的80.2%。影业成为了阿里航母集团军中的最大亮点。

  当然,阿里影业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制作和发行。截至目前,阿里影业聚焦三大板块,其中包括以IP为核心的影视产品生产制造、结合互联网模式连接线下资源所搭建的宣传发行业务平台,以及基于阿里巴巴集团大生态体系所成型的娱乐电商业务平台。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曾和迪士尼公司达成合作,围绕《复仇者联盟2》进行衍生品开发,并在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平台销售。近日,阿里数字娱乐更是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了“迪士尼视界”(disneylife)。从该款家庭娱乐设备内容上来看,主要提供融入式的主题环境,提供迪士尼和皮克斯影音内容。

  华特·迪士尼大中华区总经理姜可(Luke Kang)表示,此次与阿里的合作是公司在将原创线下IP搬到互联网数字端的一次尝试。

  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阿里数娱已经先后完成了在游戏、动漫、音乐,影视等领域的布局。互联网巨头对于原创内容的竞争从游戏IP传导到了影视娱乐领域,也从国内延伸到了国外。

  在这场竞争中,阿里的老对手腾讯也不甘落后。12月17日,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格瓦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将合并,合并后团队框架保持不变,两大在线票务平台微票儿与格瓦拉依然独立运营。

  对此,格瓦拉CEO刘勇表示,在线票务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路,抓住用户把市场做大,同时向文化娱乐产业上下游延伸。

  在资金紧张的局面下,格瓦拉必须寻找靠山,而这个靠山就是腾讯。微影时代成立于2014年5月,最初主营在线购票业务,其创始团队来自微信团队,腾讯为控股股东,旗下微票儿平台拥有三大购票入口,包括微信钱包“电影票”、QQ钱包“电影演出票”和“微票儿”APP,现在号称已经完成了4500家影院的链接。

  今年下半年,微影时代进入业务扩张期:9月,微影时代拿到《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获得电影发行资格;12月,微影时代宣布与省广股份、影视明星黄晓明、院线运营商金谷影视等,合资成立省广影业,从事电影投资拍摄、影片植入、贴片、院线线下推广、电影宣传等全电影产业业务。

  互联网企业的“搅局”让传统影视企业感受到了转型的压力和动力。“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影业是促进和焕发更多活力的作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影视作品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了,但是创作的核心还是不变的。拥有制作优势的影视公司,要做的还是讲好故事,当然也要和时代与新科技保持同步。米粒影业在开发的公司业务版块中就有VR电影,这种全新的虚拟现实科技在全球来看都还处于雏形阶段,但我们可以预见到这种新科技的影响力,不久就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有传统制作优势的电影公司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反而是可以占到先机的。马上在元旦前后,米粒的《星核》电影主题VR体验乐园就将开幕。米粒正在为未来互联网VR平台的到来做好充足准备。”张青说。

  新的突破口

  “这几年,大火的片子从青春片小成本发展到大制作高投入,可以说明,中国叫座电影的类型正在朝着更高品质发展,观众希望看到的国产片是能够在质量上和国际比肩的,和好莱坞的制作水准接近的。好口碑和好票房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现在中国电影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因此需时刻要求自己,只有耐得性子用心做好片子,才是成功的基础。”张青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而动画电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2015年对中国的动画电影来说意义非凡。以暑期档为例,包括国外引进的动画电影在内,共有16部动画电影上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5亿元的最终票房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真人动画电影《捉妖记》更以24.3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中国电影史的纪录,这两部现象级的电影让2015年的动画电影备受关注。

  此次贺岁档将有《小门神》《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功夫熊猫3》等动画电影上映。虽然《功夫熊猫3》是引进片,但其由华人文化及美国梦工厂合资的东方梦工厂制作,因而该片将带有更多的中国色彩。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在动画电影这块早有举动,只是之前多集中在儿童市场。如2009年起,《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开始改编成大电影,并衍生出一个系列,从牛气冲天到羊年喜羊羊,7部动画电影累计获得近8亿元的票房收入。随后《熊出没》也开始出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在2014年获得了超过两亿元的票房。

  而今年,《十万个冷笑话》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两部动画电影的口碑和商业效果俱佳,在观影受众方面进行了拓展,打开了成人市场,吸引了主流观众,因而动画电影也开始受到关注。

  “这是一个待开发的金矿。”张青说。“我们有3个动画项目组和一个真人特效组,除了动画电影,还在制作真人科幻片《星核》。团队的水准和规模优势帮助我们可以同时在两三年时间里开发十几个项目。动画电影方面,米粒开发的项目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针对儿童市场每年两部的合家欢电影《三只小猪》系列;西方魔幻题材的《精灵王座》;面向国际市场的《无敌乒乓兔》(在故事板完成阶段就已获得千万美元MG保底分成)以及和西班牙BRB公司合拍的《无敌火枪狗》,还有中国传统神话题材《封神道之哪吒闹海》、《齐天大圣之真假美猴王》等。”

  “米粒的电影项目中有IP很强的项目,但同时,米粒并不迷信IP,这个行业需要原创的力量推动,没有知名IP未必就不能大卖,成功例子数不胜数。”张青说,相比而言,中国优秀的动画作品还没有达到量产的程度,国内动漫的类型也需要百花齐放。米粒在做的也是给不同类型人群创作不同的电影,用国际品质来讲中国故事。

  在业内看来,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影票房国,而在2017年,进口片政策将会有重大调整。一旦保护期结束,中国电影业会面临好莱坞的直接挑战。对于还年轻的中国内地市场而言,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