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展播:锦江河畔的光影使者——高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放映队先进事迹

江西欣荣院线 时间:2015-09-17 10:50:25 来源:内部 宋惠琴 作者:管理员 1829 次浏览

 锦江河畔的光影使者

 

——高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放映队先进事迹

江西省高安市电影公司共有28支电影放映小分队,电影放映员52人。三年来,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实行的“政府买单,农民免费看电影”的文化政策引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于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单”的改革发展新思路,以“2131”工程为动力,促使农村电影事业异彩纷呈、星光闪烁。三年来,放映队员披星戴月、寒暑不停地走遍了全市的每一个村落,每年放映电影7500多场,受益农民540多万人次,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成为和谐、人文高安建设的一个良好载体,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锦江河畔的光影使者”。公司2009年荣获“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优秀放映队;2010年至2014年连续五年在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考核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公司经理宋惠玲还被国家人社部和广电总局评为江西省唯一一个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劳动模范。

按需点播得民心

高安市电影公司按照“农民点片、政府买单、部门落实”的工作模式送电影下乡进村,农民以“现场点片”的方式选定电影,网上预约下乡放映。在放映工作中始终注重与市里的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相结合,配合市里新农村建设、保护耕地、计划生育、森林防火、沼气利用等阶段性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在各村放映点悬挂宣传横幅,请镇、村干部在映前搞政策宣讲,为农村宣教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电影公司坚持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目标,配合“科技兴农”计划,按照“农民点片、按需放映”的服务方式放映影片,如为蓝坊镇、八景镇的养蚕专业户放映《养蚕新技术》;为祥符、杨圩等养殖户比较多的地方放映《肉牛引种与改良》、《快速养猪》;为上湖、石脑等乡镇的菜农放映《大棚蔬菜》《彩椒与太空椒》等影片,帮助他们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和致富能力,为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格局,起到了引擎作用。

坚守阵地树形象

“政府买单,让农民免费看电影”是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把这份关怀及时地传递给农民朋友,放好电影,让农民充分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放映队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安电影公司在带领全体队员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的基上,扎实地开展了工作。

华林山风景区东溪村是个离市区80多里的偏僻山村。为了让村民看上电影,市电影公司经理带着两支放映队,翻过两座高山,徒步10多公里到达村委会。村民们看到了电影队,高兴地燃起了鞭炮迎接放映员进村。他们把全市23个乡镇(街道)304个行政村所辖的3262个自然村的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和村委会及村小组干部名单、住址、电话号码等都建立了台账,制定了放映计划,保证放映数量和质量,保障了“2131”工程落到实处。

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群众一餐一饭,不拿群众一分报酬。哪里需要,就把电影送到哪里。电影放映队员的口号就是:让社会新风气进千家万户,用电影传播精神文明,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影企联姻促双赢

电影公司通过“送电影下乡”这一平台,借助电影“流动广告”的优势,积极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职能和推介产品。三年来,公司先后与移动公司、保险公司、双胞胎乳猪料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电影为企业做广告,帮助企业宣传品牌。

同时,电影公司与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开展法律法规和职能宣传专场放映,先后与市林业局、疾控中心、盐务局、质监局、环保局, 血防站合作,宣传放映《森林防火》、《预防艾滋病》、《食盐与健康》、《质检在身边》、《农户环保与健康》, 共放映1500场;与学校合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放映;与市计生委合作放映计生专场;为供电公司宣传《农村用电安全常识》……在为这些企事业单位做宣传的同时,选择了《抗虫三系杂交高产棉》、《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环境友好型肥料》,<< 生态节水型渔业>>等一大批农村科教片放映,大力宣传和推广科学种植、养殖技术,使农民朋友通过看电影接受到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通过“影企联姻”,既消化了电影放映成本,又宣传了企业、共同送电影下乡进村的多赢联动效益。

 

  

                                                                                                             作者: 宋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