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安丘管理服务站(安丘电影公司)承担全市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每年放映电影10000场左右,共有放映队46支。放映员有原电影公司的职工,也有新招聘的学生;有身强体壮的男青年,也有稍显弱小的女性;有20多岁正当盛年的小伙,也有接近花甲之年的老人。他们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市各个村庄奔波,保质保量完成放映任务,与此同时,他们还肩负着另一个任务——便民助民,帮老乡解决困难。
2013年5月,一辆由年轻夫妇驾驶的外地轻卡陷入了泥沟,救援车辆要价1000元,把这对年轻夫妇难为的直掉泪。外出放映路过此处的放映员见此情景,马上从车上下来,全体加入救援队伍。一个小时后,将车推出后众人已是满身污泥,这其中包括年近60岁的老放映员都振明。7月,管理服务站全体人员为全市农村困难老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捐款27500元,要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还不到2000元。8月,放映队到一个山村放映时,碰到一位老人,老伴去世,女儿远嫁,家里又停电,正好出来透透气。听到这里,放映员任可胜拿着手电扶着老人回了家,修好了电路、打扫了卫生,还给老人留下了一个插排方便生活,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真是活雷锋……
这是便民助民活动中的三个小例子。自2012年5月,“便民、助民”服务活动启动以来,便民、助民意识已扎根每个放映员心中。帮老人、妇女收小麦、收玉米;帮老人修电路、修电视;帮助儿童辅导作业、帮老人打扫卫生……这已经成为每次放映活动的必修课,也是公益电影的一个独特景象。
便民、助民,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一次,放映队来到一个村庄放映。恰好村委会广播损坏,不能广播放映信息。放映员任可胜听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爬到了线杆上,将广播很快修好,没耽误放映前的广播通知。便民、助民,大大拉近了放映队和村民的距离。每次放映,都有村民拉着放映员到家里吃饭,虽然放映员每次都是坚决的拒绝,但仍有村民端出热水,表达他们最朴素的感情。
与村民的距离近了,了解村民需求,为村民提供服务也就更方便了。每到一个村庄放映,放映员都会主动与村民聊天,详细了解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地里种着什么样的庄稼,生活上有什么样的疑难,对村里老人过生日、孩子上学等情况也都尽可能的了解,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针对官庄镇高家庄子村种植桃树比较多的特点,集中放映了科教片《桃树科学剪枝新技术》,村支书徐金明反映“我们村的大桃每亩比往年多收入了一千多元。”
便民、助民服务活动,在安丘与公益电影放映形成了良性互动。便民、助民让为民服务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而这正是做好公益电影工作的关键所在。一支支放映队,正如一个个流动的“雷锋”岗,必将在为民服务的大潮中,做出更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