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年以来,中国农村电影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截至6月30日,全国农村建立数字电影院线291条(含公益和商业院线),比2012年同期增加6条;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205个,比2012年同期增加4个;在电影数字中心注册登记的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55914套,比2012年同期增加3493套;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达2694部,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加318部;2013年上半年全国农村流动电影订购总场次5460485场,较去年同期减少294473场,降幅为5.12%。订购总场次有小幅下调,其中公益片订购下降较多,上半年订购3492388场,较去年同期下降1181577场,降幅为25.28%;但商业片订购场次大幅上扬,1-6月共订购1968097场,较去年同期增加887104场,增幅达82.06%。分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商业片片源进一步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化;二是公益片、商业片价格趋同,商业片选片空间更大。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交易服务平台共有1570部商业片接受订购,占总影片数的58.28%,多部商业大片第一时间登陆平台;片方实行自主定价的灵活方式,部分商业片订购价格和公益片看齐,每场订购价格10元钱。今年上半年各院线在订购影片种类和质量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缩小,农村放映进一步向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向发展。
一、院线:老牌院线订购走势稳定,多地院线经营有特色、放映多样化
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成立291条农村流动数字电影院线(含9条校园院线)。纵观上半年的流动放映市场,不少院线在订购影片、企业经营和放映活动方面都贴近群众实际需求,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1、老牌院线领军市场,订购排名保持稳定
2013年上半年,全国农村流动放映市场依然是老牌院线领军,全国订购前十名的院线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前十的院线有8条保持荣誉,仅有2条被超越。以江苏新希望、江西欣荣、甘肃飞天等为代表的长青院线订购业绩普遍稳定,今年新进前十的2条院线是重庆市惠民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和广西八桂同映农村数字电影院线。

从表一看,江苏新希望、甘肃飞天、福建中兴和辽宁新兴院线的名次和去年同期持平,山东新农村、重庆惠民、广阔天地等几条院线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八桂同映院线的成绩尤为突出,从去年的第十九名一跃成为今年的第八名。这些排名靠前的院线多为本省内经营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广的老牌院线,在订购影片和举办活动方面都表现得不错,现今已是农村流动放映市场中的领军院线。
江苏新希望院线自2012年起就持续发力,订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再登半年订购榜首。该院线在全省拥有逾千支加盟流动放映队,是全国首批具备数字电影放映资格的数字院线管理公司之一。江苏新希望从观众的需求出发,积极实践少量多次的订片方式,今年上半年完成订单次数1544次,订购影片945部影片。
广西八桂同映农村数字电影院线于今年4月与广西南宁新天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进行整合,今后将更有利于当地流动电影订购、放映工作的进行。直至目前,八桂同映院线放映网络覆盖全自治区14个地级市,(含原广西南宁新天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服务于11359个行政村,拥有国投数字放映设备462套、自购130多套,每年完成全自治区79%的放映任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
今年上半年各地院线在保证公益放映场次落实的同时,纷纷加大了对商业版权影片的订购,以甘肃飞天和福建中兴等院线为例,商业片订购甚至超过了公益片订购。这些院线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当地的政策资源优势,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飞天院线积极开拓 “贴片广告”等商业放映的运作方式,实现“电影搭台、农企互动”的目的,创造了业界知名的飞天模式;中兴院线在福建省政府的商业片贴补政策扶持下,常常第一时间以较高价格订购商业大片,使辖区内农民观众的观影质量大大提高。
2、扎实推进农村室内放映工作
农村电影固定放映场所建设是国家在实施一月一村放映一场电影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农村流动放映因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观影条件,提高观影质量,从2012年起开始探索的又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为了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持续长效发展,让农村观众从“看到电影”向“看好电影”转变,2013年宁夏、广东、四川等地又有部分院线启动了从室外向室内过渡的试点探索,其中以浙江省湖州地区农村电影院的建设成果尤为显著,为全国农村电影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浙江省湖州市在安吉、德清等县村持续推进公益电影室内固定放映试点工作,浙江省财政为此给予360万元专项补助;安吉县对建成的每家影院,县财政赠送全套放映设备器材,并以奖代补20万元,公益放映场次给予每场80元补贴;德清县对完成放映点建设和改造任务的行政村,给予每个行政村1至3万元的补助。截至上半年湖州已有12个室内放映点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各县区的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农村数字电影院83家。
3、校园院线在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8条校园院线参与订购影片,场次共计32956场。这些专业的校园院线积极承担着优秀少儿影片进校园的重要任务,其中陕西励志校园、江西南昌广电校园、河北德翰校园三条院线在上半年的表现最为亮眼。
励志校园院线建立了24小时服务体系和院线监控平台、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更好的为各放映队和学生服务;广电校园院线充分利用春节、“学雷锋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契机,深入学校和社区组织各类主题放映活动;德翰校园院线专用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影评活动,充分发挥了爱教影片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4、广场、社区放映切实解决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为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低收入居民等特殊群体看电影难的问题,各地院线将流动放映的阵地延伸至城镇的广场和社区。
陕西省启动专门的广场数字电影公益放映活动,这是陕西继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中小学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以来,以“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开展的惠及广大城市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又一电影惠民工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陕西圣都广场数字电影院线,该院线是陕西省首家专业从事城市广场、社区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的股份制电影公司,面向全省城市广场、社区、街道,通过广泛与热心社会公益的企事业单位合作,按照市场规律吸纳广告、宣传和专题片投入,为广大城市观众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流动放映服务。未来3至5年内,陕西省广场数字电影将覆盖130多个放映点,每年将放映数字电影2.7万余场。
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惠民电影进社区,推动公益电影放映由农村向城市社区深化拓展,截至目前,主城九区776个社区惠民电影工作已启动实施。按照每月放映一场的计划,重庆全年将免费放映9312场惠民电影,受惠群众将超过600万人。
成都金沙院线积极开展公益电影“进社区、进敬老院、进部队、进留守儿童、进广场、进企业园区”等“八进”主题系列活动,其中最亮眼的是启动了当地首家专为企业青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服务的“青工文化驿站”,将满足1.2万人次青工的观影需求。
再以广州为例,近年来广州周边城乡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众多外来务工者的聚集地。为给这些外来人口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广东广阔天地院线和珠江电影集团联合开展送电影进社区惠民活动,利用节假日在广州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场、社区放映公益电影,活动至今已有八个年头。
5、放映活动紧跟形势、贴近群众需求
各地院线在增加订片、加强监管的同时,越发重视组织各类放映活动,除了紧跟政策形势、响应上级号召举行相关主题展映活动,也配合社会热点、针对群众所需,订购相应影片进行专场放映,发挥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真正达到寓教于乐、惠及民众的效果。
今年3月正值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 周年,为响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做好电影<青春雷锋>、<雷锋在1959>和<雷锋的微笑>发行放映工作的通知》,浙江温州院线、新疆农影中心等相继组织了“践行雷锋精神”、“公民道德建设月”等主题放映活动。
4月,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四川雅安市金熊猫院线公司、成都金沙院线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院线在地震发生后启动灾区慰问放映活动,凉山电影中心在本地组织开展地震灾害专题电影宣传活动。
6月,为配合国际禁毒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宣传主题,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开远、河南焦作、贵州安顺等多地院线纷纷举行禁毒题材电影放映,以一种更直观更鲜活的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到毒品的危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开展,四川成都金沙院线率先启动“党群共携手•同圆中国梦”、“同心共筑中国梦•廉政电影播新风”百场经典电影大放送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组织观看主旋律电影将“密切联系群众”的宣传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陕西渭南、浙江上虞,黑龙江牡丹江等地放映单位针对农村观众想看科教片的需求,举办各类科普电影专场放映活动;山东新农村院线拍摄多部科教片,依托自身的发行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放映,通过自制剧满足农民群众观影需求。
6、积极实践“多次少量”订购方式
流动放映工作中有院线反映看不到新片,经过调查统计发现,部分院线半年或一年集中订够一次影片,影片很长一段时间才更新一次,一些新上的影片某些院线辖区内的观众很难看到。对此,业内人士对院线提出了“多次少量订购”的建议,截至2012年底,“少量多次”逐渐成为主流订片方式,被广泛接受和采纳,各地院线根据辖区农民观众的具体需求分批分次订购,挑选订购影片更为合理,紧跟影片上市步伐,多订新片,满足了群众最新的观影需求。
今年上半年,有更多院线采用这种切实有效的订购方式,增加影片更新频率,使得广大农村观众能及时看到交易服务平台上的新片。从下表三可以看出,上海东方永乐、江苏新希望等院线上半年订购影片部数或者订单数量都比较多,这些院线成为积极实践“少量多次”订片方式的代表性院线。
二、新片登陆农村平台周期缩短,看到、看好、看早电影渐成现实
根据电影局要求,电影数字中心和中影新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合作,积极开展数字交易服务平台上影片的征集力度,电影数字中心还专门成立了片源拓展小组,促使2012年起平台影片上新速度突飞猛进。像国产票房冠军影片《人再泰囧之泰囧》在城市院线尚未下档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农村市场,而《越来越好之村晚》成为首部城市主流市场和农村市场同步发行的商业片。农村市场发行的影片在题材、类型和时效性上日益与主流市场接轨,同时具备了较主流市场更为完备的片库资源。其中,城市大片不仅有喜剧、爱情、武打、动作等题材的传统商业片,还有像《一次别离》、《白鹿原》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片,在满足农村观众基本喜好的同时,能够引领审美导向,潜移默化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截至2013年6月30日,交易服务平台上故事片可供订购2218部,各院线订购1926部,共计3929542场;科教片可供订购476部,各院线订购287部,共计1530943场。
1、故事片:新片订购受到热捧,城市热映、农村打造均有观众缘
故事片一向是农村市场的热门订购类型,从统计数据来看,抗战、动作、喜剧、戏曲等题材一直较受农民观众青睐。2013年上半年订购场次排名靠前的多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推出的影片,故事片订购榜单前二十中有6部为今年上线的新片,这较往年有了很大突破。不论是热映的城市大片还是为农村量身打造的影片都有不错的表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丰富的观影选择,也满足了他们想更早看到新片的愿望。

(1)城市农村同步推进,大片新片赢得观众
2013年1-6月数字交易服务平台新增故事片463部,其中有《人再泰囧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忠烈杨家将》、《画皮Ⅱ》、《一九四二》等将近20多部最新热映的国产高票房影片,还有《一次别离》、《敢死队2》等若干部近期上映的进口片,相比去年同期的大片更新率翻了一番。这些影片一经登陆,订购场次一路走高。以《泰囧》为例,首日(2月1日)有20条院线订购7283场,创下单片单日订购场次历史新高。通过和院线沟通了解到,《泰囧》放映反响颇佳,好评如潮,本地村镇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群体,对于能在农村地区看到这么新的大片感到十分惊喜。
今年年初,国产电影票房前三名《人再泰囧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十二生肖》相继登陆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泰囧》为城市院线尚未下档就登陆农村平台,而《西游降魔记》、《十二生肖》则为城市院线下档一周内登陆农村平台,农民渴望及时看到大片的愿望得以实现。而《越来越好之村晚》、《西柏坡2 英雄王二小》等影片采取主流市场和农村院线同步推进的发行策略,农村观众可以和城市观众同步看电影,有时还能先睹为快。这类影片一般是中小成本影片,多是一些比较适合农村观众口味的影片,在流动市场接受程度远高于城市,因其“接地气”的特点广受农村观众的喜爱。
(2)戏曲电影农村放映焕发青春
戏曲电影在城市电影市场不被看好,然而在农村流动放映市场很有观众缘。今年上半年戏曲电影延续2012年的强势劲头,表现仍然十分抢眼。《五女拜寿》(花鼓戏)跻身影片订购季军,《妹娃要过河》(黄梅戏)排名第五,《五世请缨》(豫剧)也在二十强之列。尽管这些影片登陆平台时间仅半年左右,但前两部已获得5万多场、后一部也获得了3万多场,可见戏曲电影在农村市场的品牌魅力。截至6月底,2013年上半年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推出涵盖花鼓戏、豫剧、越剧、秦腔等剧种共9部戏曲片,为众多喜爱戏曲艺术的农民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调查发现,戏曲电影在农村地区受欢迎是有原因的。当下农村,由于年轻人外出打工,主要人口是留守儿童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院线在订购影片时就会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实际需要;此外戏曲电影具有一定地域优势,其故事内容或者表现形式更符合农村观众欣赏口味,因此电影交易服务平台上的这类影片的订购情况也非常好。
2、科教片:自制剧满足观众切实需求,生活类题材更受农民青睐
今年上半年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新上9部科教片,其中《大棚养鸡新技术》(18680场)的表现比较显著,上线两个月订购成绩排在科教片订购的第十九名。该片是山东新农村院线拍摄的自制剧,推出时适逢H7N9禽流感肆虐,与《防控禽流感》相配合成为春夏时期订购热门,影片根据养鸡技术发展现状,引导养殖户用中药替代抗生素用于鸡群免疫,对于我国养鸡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棚养鸡新技术》成为迎合农民切实需求,通过自制电影让更多观众从中受益的最新成功案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2012年以来推出的科技片订购排名普遍靠前,指导农民健康安全生活题材的科教片更受欢迎。例如,今年上半年地震、火灾、暴雨等灾害频生,《家庭急救常识》、《雷电的防护》、《森林防火》等一批防灾抗险应急题材的科教片倍受青睐;《食盐与健康》、《生活习惯与健康长寿》等具有养生指导意义的影片也成为农民观众的倾向选择,他们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三、少数民族语电影基层放映成为工作新重点
据统计,2013年1-6月总计订购少数民族语发行版影片共128378场(公益版权影片122592场,商业版权影片5786场),较2012年同期增加24971场,增幅达24.15%。今年上半年民族语电影译制和放映工作有效结合,放映场次稳步提升。
1、了解民族群众需求,译制片目更加合理
从统计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如《特警英雄》、《叶问2宗师传奇》之类动作武打电影,《举起手来(之二)追击阿多丸》、《惊沙》等抗战题材电影和《预防艾滋病》、《远离癌症》等生活类科教片比较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可供译制的民族语影片中《平壤之约》、《一次别离》等都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出品和投入农村市场的影片,题材和内容也颇具针对性,在传统订购影片中显得耳目一新。为了让少数民族同胞看到更新更好的电影,各相关单位协作配合,在译制片目的选择上更加合理,体现了“为民族群众而译、为农村放映而译”的工作原则。

2、进一步做好译制影片的放映工作
目前,影片译制的数量基本满足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充分发挥译制影片的作用,进一步做好译制影片的基层放映,成为各译制中心所在省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新重点。新疆、西藏等地区,放映单位和译制单位共同确定当年的译制片目,译制单位按照放映单位的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译制计划,译制节目完成后,译制单位通知本地的放映单位,放映单位及时订购并进行放映;青海、四川凉山、广西等地,译制单位同时也承担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影片译制完成后,一旦影片具有农村发行的版权,就能够马上进行订购和放映。这些译制和放映有机结合,为放映而译制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四、网站宣传服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交易平台实现从能用到好用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院线以及农村观众服务, 2013年上半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加强了网站宣传服务,建立了院线QQ群,及时与院线沟通;坚持电影专题推荐,基本保持一月一专题。另外,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升级后使用更加便捷,版权方、院线均反映良好。
1、电影专题针对性强 院线订片有参考
2013年上半年DMCC建立了院线QQ群,实现了与各地院线的即时沟通。DMCC网站推出的电影专题也第一时间在QQ群里发布消息,引导院线订购。电影数字中心宣传网站共推出6期电影专题,其中影片推荐专题有“纪念毛主席为雷锋题词50周年影片推荐”、“迎暑期动画电影齐荟萃”、“禁毒题材影片推荐”和“优秀党员风采影片推荐”,这几个专题或是响应上级号召或是配合时下热点,推荐的影片题材统一,自成系列,对于计划举办主题展映的院线在订片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优秀党员风采影片推荐”专题为例,推出时正值各地宣传、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少院线反映这个专题十分及时,推荐的影片片目众多、题材丰富,他们可以根据要组织的主题活动有针对性的选订。
2、交易服务平台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影片发行母版制作、节目传输、在线订购、版权管理、场次统计等服务,自成立至今已成为我国流动放映市场的“影片超市”,得到更多更具实力的片方关注和重视。截至2013年6月30日,数字电影今年上半年新增版权方20家,合计17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1家。
为了满足院线、版权方和电影数字中心内部等各方面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去年年底完成了改造升级,实现了从能用到好用的转变,共增加、优化了28项功能,订购流程更简化,版权方影片发行方式更丰富,数据统计功能更强大,大幅增加和提高了系统的实用功能与服务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加强农村市场监督力度
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实施至今,流动放映市场基本保持着良性运作,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监管方面的问题,如长期不订片、半夜时间放电影、一天放映数十场等。这些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影响到国家补贴政策的实行,长此以往最终影响的是广大农民的观影利益。
为了保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总局、电影局的部署,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积极建立技术监管平台,开展全国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监管服务平台GPS/GPRS监管系统的建设,以及数据回传系统的完善和推广。
GPS/GPRS远程监控平台在山东、甘肃、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均已正式投入运行,其中甘肃飞天是全国范围内首家在农村电影放映中全面使用GPS装置进行监控的院线,将GPS实时监控和回执单相结合,更为科学、合理,效果也更加显著。经过调查统计,飞天院线几乎没有放映场次异常的情况,保障了当地农民观众的权益、也保护了一线放映人员的利益。
就目前来看,全国全面建成GPS/GPRS监管系统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影片解码卡数据回传技术和系统强化农村流动放映基础监管最为有效。
为摸索利用数据回传系统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通过实践探索农村流动放映场次的有效监管方法,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正与有代表性的省市及院线一起开展管理试点: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电影处近几年来一直利用数据回传系统进行放映场次补贴核查,通过实践验证了系统可实现放映基本情况的监督,基本杜绝了放映异常的问题;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今年年初开始使用数据回传系统,认为通过这一技术手段能够更加有效掌握各市区县的基本放映情况,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落在如何组织各市区县层层落实上;在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保定市锦绣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加大授权站建设,以充分利用数据回传系统加强对工作站、放映点的管理。回传系统的试点工作预计7月底结束,电影数字中心将根据这三地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对系统加以优化完善,之后将在全国加大推广应用。届时,目前突出的订片、放映等重大违规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GPS/GPRS监管系统还是数据回传系统,科技手段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监督方式,最终需要的是人的管理,没有专人负责的监督管理,再好的技术手段也是摆设。
回顾2013年上半年农村电影市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交易服务平台片源的极大丰富。让农民观众尽早看到国产大片是目前农村流动放映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今年数部国产大片新片在订购平台上的亮相和热订,会吸引更多的版权方重视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让更多的大片新片来到充满希望的农村电影市场。从放映市场看,校园放映有望成为流动电影放映市场新的增长点,目前,更多专业校园院线以外的农村院线投入到流动电影进校园的工作中来,将这一市场做大做强。从放映趋势看,各地院线开始积极探索农村电影室内固定放映的新方法、新途径,使有条件的地区扎实稳步过渡到室内放映,室内固定放映在有条件的地区取代室外流动放映将成为未来我国农村电影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探索和发展同时为我国电影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摸索了经验。
车雪莹